Q7a增加了“计算机控制系统”(Q7a 4)的10点要求,这是中国GMP没有要求的内容,因为这一要求对我国许多药厂尚不现实。Q7a对文件化的要求更普遍、更严格,贯穿在整个规定中。
物质不同:医药中间体是半成品,原料药是活性成分。 制作原料药需依靠中间体。 生产要求不同:医药中间体在普通化工厂即可生产,而原料药需获得生产许可证。综上,医药中间体与原料药是不同物质,制作门槛不同,原料药需优质中间体作为原料。
原料药和中间体的区别在哪里定义不同(1)中间体:Intermediate:原料药工艺步骤中产生的、必须经过进一步分子变化或精制才能成为原料药的一种物料。中间体可以分离或不分离。
1、再确认和再验证是维持设施设备和工艺验证状态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评估和回顾审核,确保始终处于受控状态。附录中还定义了一系列专业术语,明确了各项活动的含义和目标。总的来说,GMP附录提供了明确的框架,帮助企业确保药品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都经过严格的确认与验证,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
2、GMP体系中,确认与验证体系可以形象地比作一座有序的“房子”,由一个整体的验证总计划引领,包括初次确认与验证、再确认与再验证的两个层级,以及设计确认(DQ)、安装确认(IQ)、运行确认(OQ)、性能确认(PQ)等九个模块,涵盖了硬件设施、软件规程的全方位确认。
3、新版GMP要求确认和验证的范围和程度要经过风险评估来确定。2)验证和确认的范围扩大:由98版GMP规定的“产品的生产工艺及关键设施、设备”扩大为“企业的厂房、设施、设备和检验仪器应当经过确认,应当采用经过验证的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和检验方法进行生产、操作和检验”。
4、因为在定义中,确认指对厂房、设施和设备的一系列证明活动,验证是对操作规程(或方法)、生产工艺或系统的一系列活动,既然是法律性的条文,就应严格按定义准确使用“术语”,就是我们不能说验证厂房、设施和设备,也不能说确认操作规程(或方法)、生产工艺或系统。不知淡青子先生是否同意我的看法。
5、对于药品生产设备及公用系统的确认与验证,主要采用系统影响性分析方法,将系统分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无影响三类。通过这些措施,生产企业可以全面掌握药品生产线及生产组织的各个环节的风险,并采取合理的配套措施,将质量风险降至最低。这是GMP规范全面要求实施质量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
6、不知道你说的是哪3个Q,通常所说的是4个Q,DQ、IQ、OQ、PQ,GMP中的确人和验证(第七章),个人理解确认是注重结果,验证是注重方法和过程,举例来说,一台生产设备的确认与验证,看上去是两项内容,但实际上确认就又分为了4Q的确认,验正,也就是4Q的验证。
1、我国现行的药品监督管理组织体系是由国务院组织卫生主管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组成的三级管理体系。
2、药品生产监管三体系,有力提升了药品生产监管工作水平。完善责任体系。一是强化企业责任,督导企业落实自查报告制度,签订《履行药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承诺书》,加强关键岗位人员的管理,做好偏差、变更和自检,把好原辅料购进审计关、工艺执行关、产品检验放行关。
3、我国药品监管的主体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包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4、我国现行药品监督管理体制及监督组织设置的机构图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体系,旨在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这一体制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主导,并在各级地方政府设有相应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5、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行政监管体系,构建了以药品注册审评、标准制定、检验检测、不良反应监测为重点的技术支撑体系,健全了法律法规体系,形成了国家药品标准管理体系。药品质量管理规范进一步健全,药品全过程监管加强。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特殊药品的电子监管顺利推进。
1、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行为,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本规范。
2、《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经2015年5月1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2015年6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3号公布。该《规范》分总则、药品批发的质量管理、药品零售的质量管理、附则4章187条,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3、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适用范围是所有在中国境内经营药品的专营或兼营企业。《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于2000年4月30日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令第20号公布,适用范围是所有在中国境内经营药品的专营或兼营企业。
4、《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准则。
5、GSP,即Good Supply Practice,在中国被称作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该规范旨在通过一整套管理程序,控制医药商品在流通环节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以防质量事故的发生。医药商品在其生产、经营、销售全过程中,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时刻面临着质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