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MO,即医药生产外包,负责药物制造过程的精细化服务,包括临床试验阶段到商业化生产的各个环节,如临床用药定制、中间体和原料药的生产,以及制剂的精炼。CMO市场可以根据服务内容细分为原料药和中间体(API)以及制剂(DP)两大领域。
2、CMO:新药生产的精密代工艺术CMO,即医药生产外包,扮演着制药行业的工艺大师,专为药物制造过程提供精细化服务。其职责涵盖临床试验阶段到商业化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临床用药的定制、中间体和原料药的生产,以及制剂的精炼。CMO市场可以根据服务内容细分为原料药和中间体(API)和制剂(DP)两大领域。
3、CMO和CDMO行业是医药外包行业的重要部分,具体定义如下:CMO即合同生产组织,主要为药品大厂提供医药生产外包服务;CDMO则是合同研发生产组织,除了生产服务外,还负责临床前研究、临床实验、流程优化等。
4、CXO其实是医药外包行业的统称,为药企推出的创新药从研究到生产各环节提供外包服务。这其中根据产业链分工的不同又分为CRO、CDMO以及CMO。
5、CXO:CXO代表医药外包行业,为药企提供从研究到生产各环节的外包服务。 CRO:CRO是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的缩写,提供创新药的研发阶段外包服务。根据研发流程的不同,可分为临床前CRO和临床CRO。
1、智飞生物:1-6月研发投入4亿元,研发费用增速303%,研发营收占比2%。子公司智飞龙科马收到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EC)药品注册批件,同时,合作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正处于I、II期临床试验过程中。康华生物:研发金额2057万元,占营收的5%,研发增速同比增长2239%。
2、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药集团,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医药健康产业集团,是中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综合实力最强的企业之一。 国药集团的主营业务涵盖预防、治疗、诊断、护理等健康相关产品的分销、零售、研发和生产。
3、泰格医药 泰格医药此次斩获《CDMO榜》第三名。泰格医药全称为杭州泰格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347),是一家专注于为医药产品研发提供临床试验全过程专业服务的合同研究组织,致力于为客户降低研发风险、节约研发经费、推进产品市场化进程。
面对生物医药的“寒冬”,DeepMed数据库犹如暖阳,通过提供准确的临床需求信息,助力创新药研发回归临床,为行业带来新的生机。这个数据库的1234特点,包括高效的数据分析、精准的适应症划分、清晰的用药路径以及及时的循证更新,都预示着行业的复苏和进步。
②:pharnexcloud,他目前是开放程度高的中文界面医药数据库,包含了全球药品研发管线、审评审批进度、全球临床试验、中国临床试验、药品招投标、集采、一致性评价等大量整合信息。
DrugBank数据库:这是一个由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研究人员创建的综合性药物数据库。它收录了50万种药物信息,包括小分子药物、生物技术药物、营养品和实验药物等。
药融云医药数据库上线时间为2020年,是以药融云是全球生物医药产业一站式服务平台,药融云深度整合了全球生物医药数据、信息、资源等,帮助生物医药产业实现高度信息、数字化,旨在打造生物医药产业数字经济体。
对于眼下的创新药企而言,不得不说,创新药破局需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疾病治疗的期望,从整体层面强调患者需求贯穿药物研发全程;同时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关注临床未满足需求,避免同质化竞争,充分探索创新药开发的临床价值。
1、编者按: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近期推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促进药品医疗器械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以提高产业竞争力,满足公众临床需求。此次改革由CFDA在5月11日至12日密集公布了52至55号文件(征求意见稿),旨在促进中国创新药物发展。
2、改革风暴已初露成效。2017年1月12日,食药总局公布目前我国药品注册申请的积压项目已由2015年高峰时的近22000件降至2016年底的8863件。而化学药和疫苗临床试验申请、中药民族药各类注册申请已实现按时限审评。146个具有明显临床价值的创新药、临床急需药、专利过期药和国内首仿药,实施了优先审评。
3、关于「医保在线购药」的话题,在医药圈内持续引发热议。线上平台与线下药房之间的博弈,彰显了政策调整下行业的复杂反应。早在2020年,「医保到家」服务的推出,标志着「医保在线购药」模式的初步尝试。此后的几年间,该模式在多个地区逐步试点与推广。
4、角度一:医药技术和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药领域的技术和创新不断涌现。新的药物问世,可以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并且在部分情况下,能够降低治疗成本。这种创新将使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并可能对药价产生一定的下降压力。角度二:医药监管与政策。
首先,药物探索与发现阶段是创新药研发的起点,涉及对新药候选分子的发现和优化。接着,临床前研究至关重要,它包括化学、制造和控制(CMC)方面的准备工作,如确定药物的化学性质、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以及进行药理毒理学研究,为后续人体试验提供科学依据和安全保障。
首先,临床前研究是基础,包括药物发现和基础研究。以PD-1单抗药物为例,从1992年基因发现到2014年药物上市,经过了多年的动物模型研究和实验验证。但中国在基础研究投入上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这影响了新药的早期进展。进入临床阶段,这是新药研发的重头戏。
IND:创新药物的起点 IND,即Investigational New Drug,是新药临床试验的通行证。它是药物在未经上市审批前,验证其安全性和合理性的关键步骤。
1、管线规模排名第8,创中国药企新高。今年4月,国际知名咨询机构Citeline发布《2024年医药研发年度回顾》,并评选出全球TOP25管线规模的制药公司。恒瑞医药第三次进入该榜单,排名跃升至第8位,再创中国药企排名新高。目前公司有9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300余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
2、全球制药公司管线规模TOP25”,今年排名跃升至第8位,再创中国药企排名新高;再次蝉联米思会“中国化药企业百强”榜首、“中国BigPharma创新力十强”榜首;连续7年蝉联中国医药研发·创新峰会《中国药品研发综合实力排行榜》榜首;胡润研究院2月发布的《2023胡润世界500强》,公司排名上升至第366位。
3、在Informa Pharma Intelligence发布的《2022年医药研发趋势年度分析》报告中,恒瑞医药位列全球第13位,这不仅是中国药企在该报告中的最佳表现,也展示了恒瑞在全球医药研发领域的实力与影响力。
4、同时,在全球医药智库信息平台Informa Pharma Intelligence发布的《2022年医药研发趋势年度分析》中,恒瑞医药位列第16位。根据Torreya公布的2021年《全球1000强药企闭弊手报告》,恒瑞医药在全球药企中排名第24位。